健康促进
健康园地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促进 > 健康园地

关注宝宝睡眠健康

发布日期:2016-03-10

 3.21世界睡眠日:健康心理,良好睡眠

小孙最近特别烦恼,才3个月大的宝宝晚上不好好睡觉,经常哭闹,吃也不行,哄也不是,还老出汗,全家轮流照看孩子,每天筋疲力尽,疲劳不堪。

幼儿园的张老师,也是一肚子的疑问,说她班上一个新生,每天上午到幼儿园后,不是和其他小朋友那样一起玩耍或者害怕哭闹,而是迷迷糊糊,上课时就趴在桌上开始睡觉,观察了几天没有发现发烧等异常的表现,下午精神就好起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活泼了。

儿保门诊经常会有诸如此类的宝宝睡眠问题,到底宝宝怎么样的睡眠是正常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缺乏有效睡眠对儿童身心的影响

1.精神不集中,学习困难,宜发生意外;

2.影响孩子大脑生长发育;

3.影响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4.免疫力降低、食欲下降;

5.烦躁、焦虑不安、心烦意乱、容易冲动,产生攻击性。

宝宝有多少时间的睡眠合适

1.和成人一样,宝宝也有自己的睡眠习惯。有的宝宝天生睡眠时间较长,尤其熟睡时间长,我们称为“安静宝宝“;有的宝宝天生睡眠时间短,觉醒时间相对较长,我们称为“活跃宝宝“。无论是安静宝宝还是活跃宝宝,只要他们能够自然觉醒,在觉醒状态时情绪好,增高增重正常,都可以认为其睡眠质量正常。

2.一般来讲,新生儿一天平均睡眠可达到20小时,2-12月龄的宝宝每天睡眠时间从18小时逐渐缩短成12小时。学龄前期平均睡眠时间维持在12小时左右,直到3岁左右缩减为10小时左右,学龄期为8-10小时左右。如果父母中有从小睡眠易惊醒,睡眠时间短的一方,宝宝的神经类型可能遗传这种不稳定类型。

3.此外气质上评定为“难养型“或者“麻烦型“气质类型的宝宝,也可以表现出睡眠不规律。了解了这些睡眠的基本知识,我们也就能够比较淡定地解释和接受宝宝的睡眠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睡眠习惯

1.睡眠-觉醒作息规律

刚出生的婴儿最主要是逐渐建立一个较好的睡眠模式,如白天可以适当地减少睡眠,室内光线要亮一些;需要睡觉时,把光线调暗些,尽量不要干扰他们。

2.就寝时间

儿童身高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重要关系,生长激素分泌有其特定的节律,即入睡后才能产生生长激素,且多在入睡后的第一个慢波睡眠期达到分泌高峰。所以,幼儿睡觉一般在晚8点至8点半最为适宜,最迟不超过晚10点。

3.睡前活动

睡前半小时应尽量保持婴幼儿处于安静的状态,可进行一些规律性的睡前活动,例如,睡前更衣、洗澡、排便,给孩子讲轻松愉快的故事或听一些单调的声音和慢节拍的声音,如雨水声、催眠曲等常有助于入睡。

4.入睡方式

婴儿不宜穿太多和太紧的衣服睡觉,以大人伸进去两指为度。不恰当的安慰行为是婴幼儿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睡眠时需要拍抱、摇晃或吃奶的宝宝,其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能够自行入睡的宝宝。一旦对此形成依赖后,睡眠启动困难,容易夜醒频繁。

5.睡眠姿势

睡眠质量好坏与睡眠姿势密不可分。仰卧、俯卧、侧卧3种睡眠姿势各有利弊。右侧卧位是一种比较好的睡姿。

6.睡床方式

在我国,近2/3的儿童与父母同床睡眠。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儿童单独睡眠的习惯。在婴儿早期,可与父母同睡一个房间,但最好有自己单独的小床。随着认知的发育,家长应逐步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儿童独立能力的发展,有计划的减少睡眠过程中的帮助,使儿童适应绝对的单独睡眠。

7.家长要以身作则

晚上看电视、玩电脑不要太晚,早点休息,为孩子做好榜样,否则至少也要等孩子睡着了再做自己的事。

孩子的睡眠问题,大部分是习惯造成,但还有约20%的问题是疾病造成。比如前面小孙的宝宝,经检查诊断为“佝偻病“,治疗后睡眠恢复正常。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则是每天晚上睡眠时间很晚,导致出现上午睡懒觉习惯。了解情况后,幼儿园对孩子父母进行了教育、沟通,调整了孩子的睡眠时间,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幼儿园正常学习生活了。

 

 

 

 

 

 

 

 

 

 

 

 

 3.21世界睡眠日:健康心理,良好睡眠。

小孙最近特别烦恼,才3个月大的宝宝晚上不好好睡觉,经常哭闹,吃也不行,哄也不是,还老出汗,全家轮流照看孩子,每天筋疲力尽,疲劳不堪。

幼儿园的张老师,也是一肚子的疑问,说她班上一个新生,每天上午到幼儿园后,不是和其他小朋友那样一起玩耍或者害怕哭闹,而是迷迷糊糊,上课时就趴在桌上开始睡觉,观察了几天没有发现发烧等异常的表现,下午精神就好起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活泼了。

儿保门诊经常会有诸如此类的宝宝睡眠问题,到底宝宝怎么样的睡眠是正常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缺乏有效睡眠对儿童身心的影响

1.精神不集中,学习困难,宜发生意外;

2.影响孩子大脑生长发育;

3.影响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4.免疫力降低、食欲下降;

5.烦躁、焦虑不安、心烦意乱、容易冲动,产生攻击性。

宝宝有多少时间的睡眠合适

1.和成人一样,宝宝也有自己的睡眠习惯。有的宝宝天生睡眠时间较长,尤其熟睡时间长,我们称为“安静宝宝“;有的宝宝天生睡眠时间短,觉醒时间相对较长,我们称为“活跃宝宝“。无论是安静宝宝还是活跃宝宝,只要他们能够自然觉醒,在觉醒状态时情绪好,增高增重正常,都可以认为其睡眠质量正常。

2.一般来讲,新生儿一天平均睡眠可达到20小时,2-12月龄的宝宝每天睡眠时间从18小时逐渐缩短成12小时。学龄前期平均睡眠时间维持在12小时左右,直到3岁左右缩减为10小时左右,学龄期为8-10小时左右。如果父母中有从小睡眠易惊醒,睡眠时间短的一方,宝宝的神经类型可能遗传这种不稳定类型。

3.此外气质上评定为“难养型“或者“麻烦型“气质类型的宝宝,也可以表现出睡眠不规律。了解了这些睡眠的基本知识,我们也就能够比较淡定地解释和接受宝宝的睡眠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睡眠习惯

1.睡眠-觉醒作息规律

刚出生的婴儿最主要是逐渐建立一个较好的睡眠模式,如白天可以适当地减少睡眠,室内光线要亮一些;需要睡觉时,把光线调暗些,尽量不要干扰他们。

2.就寝时间

儿童身高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重要关系,生长激素分泌有其特定的节律,即入睡后才能产生生长激素,且多在入睡后的第一个慢波睡眠期达到分泌高峰。所以,幼儿睡觉一般在晚8点至8点半最为适宜,最迟不超过晚10点。

3.睡前活动

睡前半小时应尽量保持婴幼儿处于安静的状态,可进行一些规律性的睡前活动,例如,睡前更衣、洗澡、排便,给孩子讲轻松愉快的故事或听一些单调的声音和慢节拍的声音,如雨水声、催眠曲等常有助于入睡。

4.入睡方式

婴儿不宜穿太多和太紧的衣服睡觉,以大人伸进去两指为度。不恰当的安慰行为是婴幼儿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睡眠时需要拍抱、摇晃或吃奶的宝宝,其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能够自行入睡的宝宝。一旦对此形成依赖后,睡眠启动困难,容易夜醒频繁。

5.睡眠姿势

睡眠质量好坏与睡眠姿势密不可分。仰卧、俯卧、侧卧3种睡眠姿势各有利弊。右侧卧位是一种比较好的睡姿。

6.睡床方式

在我国,近2/3的儿童与父母同床睡眠。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儿童单独睡眠的习惯。在婴儿早期,可与父母同睡一个房间,但最好有自己单独的小床。随着认知的发育,家长应逐步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儿童独立能力的发展,有计划的减少睡眠过程中的帮助,使儿童适应绝对的单独睡眠。

7.家长要以身作则

晚上看电视、玩电脑不要太晚,早点休息,为孩子做好榜样,否则至少也要等孩子睡着了再做自己的事。

孩子的睡眠问题,大部分是习惯造成,但还有约20%的问题是疾病造成。比如前面小孙的宝宝,经检查诊断为“佝偻病“,治疗后睡眠恢复正常。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则是每天晚上睡眠时间很晚,导致出现上午睡懒觉习惯。了解情况后,幼儿园对孩子父母进行了教育、沟通,调整了孩子的睡眠时间,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幼儿园正常学习生活了。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医院电话:0573-82066132   0573-83963131

医院热线:0573-83966872

医院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环东路2468号

医院邮箱:jxsfby@vip.163.com

浙ICP备110432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