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上课时一个班里大多数学生都戴着眼镜,似乎已经是各级各类学校司空见惯的现象,一副副眼镜在带给孩子不方便和负担的同时,也日益引起家长的重视。
与此相比,临床上经常见到,入托、入幼体检发现孩子视力有问题后,有积极带孩子来眼科就诊的家长,也有不以为然,拖了半年、一年来就诊,甚至到孩子12、3岁被医生告知孩子的眼睛视力已经无可就药时,才痛悔不已的家长。这些家长最大的困惑,就是听说过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也知道它们早点、晚点即使不做什么激光手术,至少也有眼镜可戴;为什么医生讲的弱视会让自己的孩子错过治疗时间就无法可想、甚至无法挽回?
那么,什么是弱视呢?弱视的医学定义是:眼部内外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者(低于0.9—小数视力表)称为弱视。通常弱视分为:1、斜视性弱视。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由于眼位偏斜而发生复视,为了解除或克服斜视所造成的复视,大脑视皮质中枢就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斜视眼的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导致弱视。这种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的,功能性的,因而早期适当治疗,弱视眼的视力可以提高,但也有少数顽固病例,虽经长期治疗,视力改善不多。2、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屈光参差较大,在两眼黄斑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同或大小差别太大,融合困难,脑皮质中枢只能抑制来自屈光不正较大的眼的物象,日久发生弱视。这种弱视是功能性的,经过治疗有可能恢复视力。如果早期矫正屈光不正有可能防止其发生。3、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如有角膜混浊、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甚至不恰当的遮盖一眼,使得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剥夺了该眼黄斑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而发生弱视。这种弱视,不仅视力低下,而且预后也差。4、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者。戴合适眼镜后,能使视力逐渐提高,但为时较长,一般需2~3年。5、先天性弱视。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在出生后,视网膜或视路发生小出血而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有些继发于眼球震颤,全色盲等。这种弱视预后不佳。
临床上弱视症状一般表现为:(1)、视力减退,重度弱视的视力为≤0.1,中度0.2~0.5,轻度0.6~0.8.(2)、对排列成行的视标分辨力较单个视标差2~3行。(3)、弱视眼常有,如旁中心固视,即是用中心凹以外的视网膜某一点注视目标。(4)、常有眼位偏斜。
弱视的诊断、检查可以选(1).视力检查。(2).外眼及眼底检查。(3).屈光检查。(4).斜视检查。(5).固视性质检查。(6).双眼单视检查。(7).视网膜对应检查。(8).融合功能检查。(9).立体视觉检查。
弱视治疗的目标是消除抑制,提高视力,矫正眼位,训练黄斑固视和融合功能,以达到恢复两眼视功能。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及固视性质有关,5~6岁以前较佳,8岁后较差;中心固视较佳,旁中心固视较差。弱视治疗药物有思利巴(左旋多巴-多巴胺类神经介质前体)、ATP、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总之,家长切不可轻视“弱视“这个不少家长常规认识以外的眼病。由于弱视矫正、治疗存在时间上的“窗口期“,一旦忽略,家长往往会直接而长久地感受到由于轻视它而不得不承受的沉重压力和懊恼。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医院电话:0573-82066132 0573-83963131
医院热线:0573-83966872
医院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环东路2468号
医院邮箱:jxsfby@vip.163.com